敦煌研究院是国家设立的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西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保护、管理和研究的综合性专门机构。办院方针为“保护、研究、弘扬”。其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段文杰先后任所长;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任名誉院长,段文杰任院长。现任领导班子成员为:院长樊锦诗,党委书记、副院长纪新民,党委副书记李金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旭东,副院长罗华庆。敦煌研究院设有院党委、院学术委员会、工会。院属部门有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人事处、外事处、科研处、计划财务处、总务处、兰州分院办公室、保护研究所、美术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文献研究所、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数字中心、信息资料中心、《敦煌研究》编辑部、接待部、保卫处、榆林窟文物保管所、西千佛洞文物保管所。敦煌研究院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管理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研究院还设有下属企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播放 632
天地无极浩瀚,莫高窟也已守望千年。人类面对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匆匆!而人类却用无数的智慧结晶向时间证明自己来过,莫高窟是由人类的虔诚信仰铸就,人类灵性之光也在斗转星移间熠熠生辉。让我们通过时间与空间结
播放 435
樊锦诗,女,1938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扎根戈壁沙漠40多年,潜心于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为敦煌莫高窟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播放 3489
在绵延千里的丝绸之路上,有一座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虔诚的信仰、千年的营建,造就了它的浑厚与绚丽。其中,开凿于北魏中期的第254窟,完整地保存着一千五百年前的原创。虽然创造洞窟的匠师们早已
播放 3352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中西交通要道。“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今保存的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
播放 652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中西交通要道。“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今保存的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
播放 1572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中西交通要道。“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今保存的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
播放 892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中西交通要道。“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今保存的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
播放 609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中西交通要道。“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今保存的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
播放 1230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中西交通要道。“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今保存的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